我做的結果是26題選擇內只對了8題
中國考的太細了 身為台灣人的我並不怎麼喜歡中國史-﹃-
倒是台灣比較多元化會考西洋以及宗教類的


1.(2006年天津卷)西漢統治者總結秦朝歷史,從“海內新定,同姓寡少,懲戒亡秦孤立之敗”的認識出發,採取的措施是

 A.實行郡、國並行制度  
 B.頒佈“推恩令”
 C.實行編戶齊民制度  
 D.頒佈“附益之法”

2.(2006年江蘇卷)下列歷史事件發生在東漢時期的是

 A.張騫出使西域 
 B.倭奴國奉貢朝賀:
 C.昭君遠嫁呼韓邪單于 
 D.衛青、霍去病大敗匈奴

3.(2006年天津卷)下列不屬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手工業發展表現的是

 A.吳、蜀的絲織業聞名全國 
 B.建業、揚州是有名的造紙中心
 C.能造使用推進器的戰艦 
 D.青瓷製作技術日臻成熟

4.(2006年北京卷)宋遼通過澶淵之盟維持了較長時間的和平。這次議和的背景是

 A.遼國財政無力支持戰爭
 B.遼軍的進攻受到遏制
 C.北宋在財政上非常充足 
 D.北宋軍事占絕對優勢

5.(2006年四川卷)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女詞人。她中年以後作品的突出特點是

 A.懷念中原故土,滲透了憂傷的感情 
 B.著重揭露封建統治的腐朽和黑暗
 C.著重表達豪邁奔放的思想感情 
 D.反映市民生活面貌,具有濃厚的市民氣息

6.(2006年四川卷)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,元朝統治者在地方設置的管理機構是

 A.西域都護 
 B.行中書省 
 C.宣政院 
 D.理藩院

7.(2006天津卷)削弱相權是中國古代加強皇權的重要手段。與此相關的措施是

 A.秦朝設立御史大夫和太尉 
 B.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
 C.北宋設立樞密使和通判 
 D.元朝設立中書省

8.(2006年天津卷)下面敍述的是我國古代一項科技發明:“一板印刷,一板 已
自布字。此印者才華。則第二板已具。更互用之,瞬息可就。”歐洲人開始使用這一技術是在

 A.8世紀中期   
 B.11世紀中期 
 C.14世紀中期   
 D.15世紀中期

9.(2006年江蘇卷)下列有關我國古代四大發明的表述,正確的是

 A.西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 
 B.隋唐時期已經有了活字印刷的書籍
 C.唐朝時發明了管形火器“突火槍”。 
 D.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針

10.(2006 年廣東歷史卷)下列中外文化交流事件中,發生在宋代的是中學歷史教學園地

 A.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內地   
 B.十進位記數法傳到天竺
 C.活字印刷術開始外傳   
 D.引進玉米和甘薯中

11.(2006年重慶卷)史書記載:“始置諸州通判,……故常與知州爭權”,反映的朝代是

 A.漢朝    
 B.唐朝 
 C.宋朝  
 D.明朝

12.(2006年重慶卷)廢除丞相制度後,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間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 

 A.內閣  
 B.軍機處  
 C.三司  
 D.樞密院

13.(2006年江蘇卷)明朝的科舉取士制度發生了某些變化。主要表現為

 A.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 
 B.科舉試卷僅從信家的四書、五經中命題
 C.首創了武舉和殿試 
 D.在考試方法上開始旁行糊名法

14.(2006年重慶卷)下列機構中負責管理監察事務的是

 ①唐朝門下省 ②元朝禦史台 ③明朝提刑按察使司 ④清朝議政王大臣會議

 A.①③  
 B.②④  
 C.②③  
 D.③④

15.(2006年四川卷)明朝建立後,為加強中央集權,在地方實行三司分權。“三司”指的是

 ①承宣佈政使司 ②提刑按察使司 ③奴兒幹都司 ④都指揮使司

 A.①②③ 
 B.①②④
 C.①③④  
 D.②③④

16.(2006年廣東歷史卷)反映我國君主專制制度發展趨勢的排列是

 ① 參知政事的設置 ② 丞相制度的廢除 ③ 軍機處的設立 ④ 三省六部制的創立

 A.①②③④ 
 B.④②③① 
 C.②④①③ 
 D.④①②③

17.(2006年四川卷)清朝中央政府對西藏管轄加強的標誌是

 A.順治帝冊封五世達賴 
 B.康熙帝冊封五世班禪
 C.雍正時期設置駐藏大臣 
 D.乾隆時期設立伊犁將軍

18.(2006年廣東歷史卷)中國古代與均田制相應的賦稅制度是中學歷史教學園地

 A.租調製    
 B.攤丁入畝    
 C.一條鞭法 
 D.兩稅法

19.(2006年全國Ⅱ卷)19世紀60年代—90年代是中國近代工業化的早期階段。下列關於該階段工業資金來源的表述,正確的是

 A.軍事工業的資金最初來自官辦民用企業 
 B.民用工業的資金最初來自政府
 C.軍事工業的資金主要來自民間 
 D.民用工業的資金來自政府和民間

20.(2006年廣東歷史卷)據記載,江南製造總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,是同一地區農業勞動力或苦力收入的4-8倍,這一現象可以理解為中學歷史教學園地

 A.民用企業利潤豐厚,工人福利待遇較好
 B.官方重視軍事工業,工人收入相對較高
 C.招募的工人多來自西方國家,收入自然較高
 D、民族資本家為籠絡工人,提供相對豐厚的報酬

21.(2006年江蘇卷)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.其原因之一是

 A.一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 
 B.中華實業團等各種發展實業的團體紛紛湧現
 C.抵制日貨、提倡國貨運動的推動 
 D.歐洲列強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

22.(2006年重慶卷)在近代中國,將“向西方學習”的內容由器物層面擴展到制度層面的較早提倡者是

 A.魏源  
 B.張之洞  
 C.王韜  
 D.梁啟超

23.(2006年重慶卷)康有為等人建立的具有資產階級政黨性質的團體是

 A.強學會   
 B.保國會 
 C.共進會   
 D.興中會

24.(2006年江蘇卷)戊戌變法期間,一位西方外交官來到中國。此時。他能夠

 ①到北京拜訪中國外務部 ②在上海看到外國商人租賃土地開設工廠 ③在南京去外國傳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禱 ④在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發現有外國軍隊駐守

 A.①②③ 
 B.⑦③ 
 C.⑦③④ 
 D.③④

25.(2006年全國Ⅰ卷)從總理衙門的設立到其改為外務部,這一變化反映了

 A.清政府中央權力的削弱過程 
 B.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過程 
 C.洋務運動的興衰過程 
 D.維新變法運動興敗的過程

26.(2006年全國Ⅱ卷)《馬關條約》簽訂後,列強對華經濟侵略進入一個新階段。這主要體現在

 A.列強強迫清政府承擔巨賠款 
 B.列強勢力開始進入中國腹地
 C.列強從商品輸出為主轉為資本輸出為主 
 D.列強開始爭奪在華路礦權



(2006年全國Ⅰ卷)(32分)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,以華夏文化為基礎,融匯各民族文化,不斷豐富發展,生生不息。
閱讀材料,回答下列問題: 

《材料一》
據《禮記.王制》記述,春秋時期“中國(中原華夏)、戎夷,五方之民,皆有其性也,不可推移(改變)。……言語不通,嗜欲不同”。而至東漢初年,據《續漢書.祭祀志》記載,光武帝稱其時已然“車同軌、書同文、人同倫”。

《材料二》
會甯(黑龍江阿城)及國家興王之地,自……遷都永安(今北京),女直(即女真)浸忘舊風。……宴飲音樂,皆習漢風。
——《金史.世宗紀》

《材料三》
北方(指北方少數民族)奄有(統治)中夏,必行漢法,可以長久矣,故後魏(北魏)、遼、金歷年(統治時間)最多。
--(元)許衡《魯齋遺書》

(1)根據材料一,概括從春秋時期到東漢中國文化發生的變化。結合所學知識,分析促成這一變化的原因。(9分)
(2)根據所學知識,概括漢唐時期少數民族在哪些方面豐富發展了中華文化。(9分)
(3)根據材料二、三並結合所學知識,分析遼、金“行漢法”的原因,並概述其內容(10 分)
(4)簡述從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中得到的啟示。(4分)



  我  正
  的  確
  答  答
  案  案


01 D  A
02 A  B
03 C  Cˇ
04 C  B
05 A  Aˇ
06 C  B
07 B  Bˇ
08 D  Dˇ
09 C  D
10 C  Cˇ
----------
11 A  C
12 D  A
13 A  B
14 A  C
15 B  B
16 B  D
17 B  C
18 A  Aˇ
19 C  D
20 B  Bˇ
----------
21 A  Aˇ
22 A  C
23 D  B
24 C  B
25 D  B
26 D  C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